一只虾“蹦”出大劳务品牌

来源:半岛综合体育最新网址    发布时间:2024-07-04 11:00:11

  潜江新闻网讯 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如今,潜江小龙虾慢慢的变成了城市的一张“活名片”,“潜江龙虾工”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为就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市将“潜江龙虾工”劳务品牌建设作为稳就业、促增收的有力抓手,采取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品牌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美食、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研学旅行、品牌合作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现有企业1563家,其中规上企业65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750亿元,让城市的发展更有温度,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潜江不仅是“中国小龙虾之乡”,更是培养小龙虾产业技术人才的摇篮。2017年,潜江龙虾学院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致力于培养小龙虾产业技术人才、服务于小龙虾全产业链的大专院校。

  5月14日,记者走进潜江龙虾学院厨艺技能培训教室,大一学生正在进行期中考试。随着锅铲翻飞,油光锃亮的小龙虾逐渐披上“红袍”,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我爱吃小龙虾,又对烹饪很感兴趣,便报考了潜江龙虾学院。”2023级烹饪3班学生王玉强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在厨艺技能培训教室里亲自动手操作。“网传这里是边上课边吃虾,但其实还有很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其他中餐菜品的烹饪教学,课程内容丰富,工作前途广阔。”

  聚焦地方支柱产业,潜江龙虾学院与龙虾产业生产经营周期同频共振,实行“淡季在校学习,旺季一线实训”的滚动式实训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和滚动式工学结合模式,促进企业与院校实习就业对接,实现高职小龙虾技术人才毕业即就业的产教融合模式。

  5月初,未到暑假,潜江龙虾学院大二学生就已经离校,在生态龙虾城各个餐饮店跟岗学习。在虾皇龙虾城旗舰店,2022级学生何彦军正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将腌制好的泥鳅用油煎至金黄后捞出备用。

  “5、6、7月是吃小龙虾的旺季,也是我们的跟岗学习期,不但可以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赚取不少生活费。”何彦军说。

  随着潜江龙虾的火爆,学习烧制小龙虾的厨师数量也与日俱增,其中一部分是从中餐厨师转型而来的,更多的则是专业学习烧制小龙虾的。

  “一名能够独立上灶的烧虾师傅,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来积累经验。”潜江虾皇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厨江伟介绍,“我们餐饮店有很多具备10年以上烧虾经验的师傅,时间越长,烧虾的技艺越高,工资也会随之上涨。正是这样的匠心独运,才使得潜江的小龙虾能够享誉全国。”

  近年来,我市通过输出大量的潜江龙虾厨师,将潜江独特的小龙虾烹饪技艺带到全国各地,满足大家对美味龙虾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市场。同时,大量人员的就业和劳务输出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餐饮、水产养殖、加工等行业,形成了良性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循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 欣)

  5月9日,记者来到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繁忙的场景映入眼帘:清洗、剥壳、分拣……一道道工序后,鲜活的小龙虾被赋予麻辣、蒜蓉、鲜香等多种口味,经过分装、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已确定进入小龙虾生产旺季,公司小龙虾收购、加工、销售热火朝天,各生产线装置运行平稳,虾尾、调味虾、虾仁等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清表示,随着小龙虾收购量逐日攀升,也给剥虾工带来了一个增收的门路。现在公司每天收购小龙虾400吨左右,车间生产线名剥虾工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在生产车间一角,工人谢爱娇双指飞舞,熟练地剥着虾仁。谢爱姣是老新镇文成村村民,每年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收购小龙虾时,她都会过来剥虾。她表示,在这里剥虾一天能有近200元的收入,三个多月时间就可以挣2万多元,手快的剥虾工可以挣2.5万元以上。

  无独有偶,在潜江晓飞歌调味品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内轰鸣声不绝于耳,身着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包装调料,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根据线上线%的消费者给予好评,线下的复购率也特别高。截至目前,公司产值约7000万元。按照目前销售情况去看,全年完成2个亿的目标应该没问题。”潜江晓飞歌调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征东说。

  小龙虾的美味不只限于夏天,现在慢慢的变多的加工公司开始生产半成品以及成品速食小龙虾,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还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拓宽销路。

  在潜江星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直播间,主播王婷正在线上“卖力吆喝”,向网友们介绍小龙虾调料。“公司现在存在15个标准直播间,30多名主播,每天不同时间段开播带货,日均销售额为100万元左右,主播们每月平均薪资在1万元左右。”李俊杰表示。

  兴一个产业,树一个品牌,富一方百姓。如今,潜江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我市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起的产业。(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宇杰)

  眼下,正是小龙虾大量上市的日子。5月13日凌晨4时,位于后湖管理区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一片热闹场景:小龙虾档口工人们将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分拣、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德来源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和记者说,他和家人于2017年开始养殖小龙虾,2019年开始经营小龙虾档口,目前养殖基地有虾稻田5000余亩,档口属于自产自销。他的客源遍布全国,往往是前一天订货,第二天发货,“每年档口的流水达2000余万元,小龙虾上市旺季,档口有分拣工、打包工40余人。”

  “我从2019年开始在这边工作,工资待遇各方面都让我很满意。”今年54岁的拣虾工章光美熟练地将筐中倾斜而下的小龙虾按个头大小分类。在她们面前,一人一台秤,遇到拿不准级别的小龙虾,便上秤看重量。更多时候,因为熟练,她们都不需要用手掂量,用眼睛就可以直接分辨虾的级别。她和记者说:“现在每个月收入稳定,一个月到手五六千元,多劳多得,而且不需要上夜班,想增加收入还可以再兼职别的小工,一个月收入过万不是问题。”

  像章光美这样的拣虾工每个档口都有,少则六七人,多则二三十人,几乎都为女性。男性更倾向于干重体力活,比如装箱、打包、搬运等。

  正在装箱打包的工人田松是积玉口镇人,2021年开始来这里工作。“在这里上班,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跟在外地打工差不多,关键是还可以照顾家人。”田松笑着说,目前对自己的工作还挺满意。

  随着潜江小龙虾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在小龙虾交易中心,从事分拣、装箱、打包等工作的龙虾工有近2万人。“我们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模式,让初学者能够迅速按照流程,针对性地进行各个工种的培训学习,上岗后工作稳定,每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负责人康峻说。(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 莹 袁邦斓)

  立夏之后,每天天空微微亮时,白鹭湖管理区肖桥办事处种子队的巾帼种养能手李春元就开始在自家的虾稻田里忙活起来。她推着船穿梭在虾稻田里,熟练地将一个个地笼取下,解开笼结,再轻抖几下,一只只色泽鲜亮、健硕肥美的小龙虾便落入筐中。

  “早上三四点就要开始收虾,忙的时候,前一天晚上九十点就开始收了。虾贩子大概早上6点左右就会把当天的小龙虾收走,目前日产量大概在100公斤左右,高峰期时一天产量突破300公斤。”李春元与丈夫2015年开始从事虾稻养殖。经过近10年的探索、创新、发展,夫妇二人逐渐掌握了稻虾共养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技术,他们承包的60亩虾稻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田”。

  据李春元介绍,一般4月下旬才开始捕捞小龙虾,到6月份开启“早晚稻”的种植,其间会留一部分种虾。稻谷收获后“晒塘”消毒,再次放水并养殖一些鲢鳙改善水质,提升来年小龙虾的生长环境。按照往年进度,进入6月下旬,小龙虾收得差不多了,他们就会放水、翻地、插秧、收稻,让小龙虾自由打洞、产卵。等来年4月再开始养虾,5月上旬收第一批虾,周而复始。

  “9年前,我们抓住了小龙虾的市场机遇,并依托白鹭湖管理区的生态环境优势,采取稻虾共养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最高峰时亩平收益达6000元。今年受市场行情影响,主攻大虾养殖,目前亩平收益达3000元。”今年的行情不如往年,但李春元表现得仍然很乐观,“就像人生一样,有好的时候就会有不太好的时候,专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相信结果不会太差的。”

  稻虾共生,绿色养殖,既保障了群众“粮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双收。据市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提供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85万亩,全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6.56万吨、养殖产值约80亿元,加工公司原料虾收购量27.5万吨、销售额45.7亿元;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配送完成18.6万吨,交易货物总值96亿元,全年综合产值突破750亿元。

  “近年来,全市围绕‘养好虾、养大虾’‘四季有虾’目标,加强科技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稳步推进虾稻共作模式转型再升级,创新推出了虾蟹稻、虾鳝稻、虾鳖稻立体模式和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复合模式等种养技术,开展优质品种选育繁育,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助力潜江小龙虾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力谱写乡村振兴新‘丰’景。”市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

为您推荐